工作动态
外出考察取真经 学习借鉴谋发展
作者 :景洪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来源 :勐龙镇人大主席团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05-30 17:33:23
为助力景洪顺利实现“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十强”总目标,认真做好“重大项目提升年、城市形象提升年、改革开放深化年、基层基础建设年”,勐龙镇以“产业培育提升、人居环境提升、民生事业提升、干部形象提升”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服务勐龙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建设“韵境勐龙”作出应有的新的贡献,2019年5月20日至24日,勐龙镇人大主席刘政带队组织辖区三级人大代表、相关站所负责人一行31人前往红河州部分县市及玉溪市元江县考察学习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等工作。
每到一处,学员们都热情高涨,边学边议,边问边思,详细听取基地负责人就发展规模、经营模式、种植技术、生产加工、产品营销等情况介绍,深入学习当地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通过参观学习,学员们找到了自身差距,学习了经验,受到了启发。学员们纷纷表示,没有出来参观之前,总觉得自己所在的地方及种植养殖技术已经很好了,出来看了之后才发现,“我们原来都只是井底之蛙”,希望多组织这样的理论、实训、外出参观、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让更多的种植养殖户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村经济振兴的主力军。
“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湖东杨梅专业合作社。近年来,石屏县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培外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建立“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了农企双赢,“石屏杨梅”也获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色产业效益彰显。在红河州石屏县坝心镇,就坐落着“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湖东杨梅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种植杨梅3700亩,石榴500亩,年产杨梅石榴鲜果3000吨,年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杨梅树结出的“硕果”让代表们羡慕不已,不断向工作人员追问杨梅种植条件、中期管护、后期销路等等问题,盼望走出一条属于勐龙自己的财富道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故乡——可邑村。在红河州弥勒市,代表一行来到了位于西三镇的可邑村,那里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居地。近年来,弥勒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故乡和阿细创业史诗《阿细先基》的兴盛之地的资源优势,投资1.9亿元建设了可邑小镇,并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提升,使可邑小镇发展成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同时也进入了国家体育总局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成为远近闻名、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小镇。考察中,代表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对比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区域旅游发展,对勐龙乡村旅游发展极建言献策,为我镇“一村一品一特”“一区三特色”打造工作等提出了建议。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蒙自石榴。在红河州蒙自市,代表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蒙自石榴公园和蒙生石榴园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地,对蒙自的产业发展及文化产业开发进行了全面考察。石榴石蒙自最美的风景,也是蒙自最独特的标志,近年来,为加快石榴产业的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蒙自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林果多村,生态家园”的目标,旨在采取多元措施,大力支持石榴产业做大做强,着力引入企业培育大户、改良品种、提升水平,着力打造“多籽多福,福至蒙自”石榴文化品牌,着力向盆景根艺、绿化景观生产加工、综合利用等方向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推动蒙自石榴产业从传统向现代、从种植向加工、从初级向高端,从食用价值向多元价值转换。目前,“蒙自石榴”已成功通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代表们在考察时结合勐龙镇针对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提出的“四个一工程”总体布局纷纷表示:蒙自有石榴,勐龙有“一片叶”普洱茶,还有“一棵树”坚果树,加上全镇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和已打出名声的“一条街”边民交易街这一生态惠农的销售平台,产业发展前景无限。
元江两岸,芒果飘香——元江芒果。元江芒果是元江县的特产,共有134个芒果品种,其中台农一号、金凤凰、水英达、帕拉英达为新推广的良种。在玉溪市元江县芒果种植示范基地,工作人员介绍了元江芒果种植基本情况、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随后,代表一行先后来到芒果收购点和芒果地内参观、实地查看,与技术人员、果农进行了交流,仔细询问关于芒果品种、储存、运输管理等问题。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地区,堪称天然果园,荔枝、龙眼、菠萝、西番莲、木管、菠萝蜜等热带水果丰盛,芒果也是西双版纳的特色水果,无论坝区傣族村寨还是山区爱伲族村寨,几乎都有庭院种植,成规模种植的也不在少数,但芒果品种相比较少。代表们此次考察交流,不仅学习到了先进的芒果种植经验,也对芒果产业的发展充满憧憬。
今年以来,勐龙镇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生态文明试验示范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景洪市“重返全省县域经济十强”总目标,认真贯彻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年、城市形象提升年、改革开放深化年、基层基础建设年”,全力抓好“产业培育提升、人居环境提升、民生事业提升、干部形象提升”四大行动,并对“韵境勐龙”名片再提升进行打造,在机关干部“三不说”、“四有声”、“五个一样“工作法、坝区“三加强四抓实五实现”,山区发展“五要”“五提升”工作模式助力下,于镇七届党代会四次会议提出“用好勐龙山坝区立体化气候和多民族融合资源,环绕南阿河流域,打造‘一区三特色’”特色文化发展道路,首创提出了“坝区帮山区·山区学坝区”融合发展团结互助机制,并针对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提出“四个一工程”总体布局,探索新模式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勐龙镇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善干群风貌,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全镇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紧紧围绕在镇党委一系列工作部署要求中,正处于干事创业的奋发时期,全镇各族人民的干事创业火热激情已被点燃,此次人大代表外出考察交流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激情溢于言表,在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做法的同时,代表们不断寻找差距,始终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法履职、奋发作为,努力开创勐龙人大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