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景洪市人大常委会:“问”到点子上 “答”到关键处 “落”到行动中让专题询问发出监督强音

来源 :景洪市人大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11-29 09:57:50

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权力,是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的积极探索。2023年,景洪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景点景区、城中村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一问一答间,碰撞出问题所在,探讨出发展良策。

一、精心选择主题,增强专题询问针对性

要使专题询问产生实效,如何选题是关键。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制定2023年工作要点,以“改革发展需要什么?人民群众关注什么?”为原则,聚焦州委“七个大抓”工作思路和“四个年”活动要求,紧盯市委“三个城市”建设目标,选定了工业经济发展、景点景区、城中村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个主题进行专题询问,与常委会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议题行成“组合拳”,促进监督工作再深化。

二、突出问题导向,增强专题询问可行性

要使专题询问问得精准,前期调研是基础。会前,由常委会领导带队,各专工委、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行业专家组成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方式,深入市政务服务管理中心、告庄西双景景区、纳龙掌居民小组等一线了解消防安全管理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情况,在基层找问题,向群众要思路,客观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形成全面、深入的调研报告,选取各方面反映集中、需要大力推动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询问的重点,促进监督工作再精准。

三、有序组织问答,增强专题询问互动性

要使专题询问答得切题,优化流程是必需。为保证专题询问效果,市人大常委会就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前与询问对象进行沟通,提示应询方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准备,保证询问人能够问出深度、问到要害,应询人能够答出对策、答出承诺。“针对签约工业项目开工率不高的问题,市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围绕特色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市政府在打好人才引育“组合拳”方面制定了哪些政策和措施?”专题询问会议当天,询问人开门见山,提出社会普遍关注又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应询人不回避、不遮掩,直面问题,实事求是,回应关切,其中既有政策解读,也有解决差距问题的措施陈述,更有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和承诺,整个询问过程达到了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目的,促进监督工作再具体。

四、加强跟踪监督,增强专题询问实效性

要使专题询问落到实处,会后督促是重拳。询问是起点,是手段,最终目的是督促改进,推进工作。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询问问题及审议情况进行综合整理,形成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限时处理,并适时听取整改落实情况的汇报,形成梳理交办、跟踪督促、办结回告等程序严密、工作规范的监督闭环,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有效果,把专题询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果,促进监督工作再落实。

开展专题询问的目的并不是要把被询问人问倒,而是通过双方的良性互动,共同研究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扮演好“真问”“敢问”“会问”的询问人角色,充分发挥专题询问在人大监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积极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督体系,推动监督工作更有力量、更有效率,奏响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