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强村富民领头雁 干事创业好书记--上岗代表事迹

来源 :景洪市人大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5-03-20 19:22:51

强村富民领头雁 干事创业好书记

——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大代表、勐龙镇南嗨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上岗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只有夯实了“桥墩”,筑牢了“桥面”,才能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到一起。“村民的事无小事,要把村民的每一件事当成心尖的大事来处理。”景洪市勐龙镇南嗨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景洪市第八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岗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她用双脚丈量村情,用双手牵起村民,用真情感化村民,用实践筑牢民心,在南嗨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中竭尽全力,用汗水和真心答好了基层人大代表的时代答卷。

    上岗是南嗨村土生土长的哈尼妹子,平日里,大家伙们都亲切地叫她“上岗姐”,“上岗”有步工作岗位、履岗位职责、倾真心实意之意。正如“上岗”之意那样,她虽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感人的丰功伟绩,但对南嗨村的厚重情义深植于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牢记人民重托,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用爱的故事诠释人生,用爱的真情感动村民。在带领群众致富、为百姓谋福利、替人民代言方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和担当。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她为民宣讲,履职尽责。化身宣讲员,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走进百姓心中。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上岗同志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着较为深刻的感悟。依托自己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结合切身工作体会,根据南嗨村实际情况,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用民族语言开展了一次次生动的党课,强化村民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真切认识和感受。并时常到村民家中串门,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听取村民的心声,将他们的声音记录到小本本上,成为了村民眼中的“狗不理”书记。同时,规范各村小组“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制度,督促各村小组及时将党务村务财务向本村群众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她迎难而上,践行使命。南嗨村所辖的三个拉祜族村小组因病、因残、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脱贫户124户,对于这124户来说,就是她的124户家人,面对艰巨的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她不退缩。挂在嘴边常说的一句话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联合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深度分析致贫原因,想办法,逐户解决问题。因病、因残致贫的通过申请低保、安排公益岗位等形式增加收入,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家庭要求参加帮扶单位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会,产业帮扶会等,通过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来增加收入,摆脱收入不足的困境。

致力乡村振兴发展,她狠抓落实,勇于作为。南嗨村委会是一个拉祜族和哈尼族聚居的山区村委会,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她充分发挥南嗨村地理区位优势,持续打造以橡胶、茶叶等传统产业为主、以蜂蜜、甜笋、洋丝瓜等特色产业为辅的多元产业振兴示范村。产业发展是一个村子致富的强力引擎,她奋力发展产业,完善乡村振兴产业体系,2023年,曼先坦三组茶叶产量10.59吨,产值超220万元;曼先坦二组蜂蜜从零星几家,变成全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蜂蜜产量从以前几十公斤,到如今年产量近9吨;蜂蜜产品收益从几百元,到如今年收益超45万元。同时,她积极对接帮扶单位,在州农垦局“搭桥”下引进甜龙竹产业,成立鲜绿甜笋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港埠农业签订合作协议,港埠农业包技术、包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管理,农户负责生产,建立起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100亩甜龙竹覆盖5个村民小组,今年种植的甜龙竹预计1年半即可投产、三年进入高产期、四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后传统笋、商品笋预估将每年分别为村民带来4万元和40万元的收入。

初心永情照前路,使命在肩永毅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上岗无私无畏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用奉献和担当谱写着人大代表奋进之歌。